川普总统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及其宪法挑战
2025年1月20日,川普总统在第二任期的首日发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行政命令,试图废除“出生公民权”(Birthright Citizenship)政策。根据该命令,父母双方均非美国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的儿童,即使在美国出生,也不再自动获得美国国籍。这一措施主要影响以下人群:
非法移民的子女:父母均为非法入境者或在美非法居留者,其在美国出生的子女将不再享有自动获得公民身份的权利。
短期停留者的子女:父母持有短期签证(如旅游、商务或学生签证)期间所生的子女,也不再符合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条件。
此行政命令的实施,某种程度将让赴美生子成为历史,还可能导致大量在美出生的儿童面临无国籍状态,或者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申请国籍,影响深远。
出生公民权的法律依据
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明确规定:“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,均为美国及其所居住州的公民。”这一修正案旨在废除奴隶制后,确保所有出生在美国土地上的人,无论种族或父母身份,享有平等的公民权。
在历史上,美国最高法院在 United States v. Wong Kim Ark, 169 U.S. 649 (1898) 案件中做出了关键判决。该案件涉及黄锦亚(Wong Kim Ark),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男子,其父母并非美国公民。
在19世纪后期(清朝咸丰年间),黄锦亚的父母作为中国广东的移民夫妇来到美国谋生,并在旧金山生下他。尽管黄锦亚在美国出生并在旧金山长大,但1894年他在探亲回国后试图再次入境时,却因排华法案而被美国海关拒绝。海关认为,黄锦亚的父母是中国公民,因此他并非美国公民。黄锦亚随后在当地华人社区的支持下起诉了美国政府。
经过多轮上诉,1898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黄锦亚胜诉。法院依据第十四修正案,明确指出出生在美国境内并受其司法管辖的人无论父母身份如何,均为美国公民。这一判决不仅确立了“出生地原则”(jus soli)的宪法基础,还对美国移民法产生了深远影响,为无数在美出生的移民子女提供了法律保障。
行政命令的争议与影响
川普总统的行政命令试图通过行政手段重新定义“出生公民权”,规定仅在父母至少一方为美国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的情况下,出生在美国的儿童才有资格获得国籍。支持者认为,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非法移民滥用出生公民权谋取利益的现象,最典型的是赴美生子现象。然而,批评者指出,该命令明显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明确规定和历史判例,具有严重的违宪风险。
宪法挑战的可能性
根据 United States v. Wong Kim Ark 判例,出生公民权的法律地位在美国已被确立,且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“出生地原则”只有通过宪法修正才能更改,行政命令或立法都无法合法废除这一权利。因此,川普总统的行政命令几乎必然会面临违宪挑战,并可能被联邦法院推翻。
以下几点是该行政命令可能违宪的主要原因:
与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直接冲突:修正案的语言清晰而具体,行政命令试图重新定义“出生公民权”缺乏宪法依据。
违反历史判例:Wong Kim Ark 案例已为出生公民权提供了明确的司法解释,行政命令直接违背了这一权威判决。
超越行政权力范围:总统行政命令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,任何试图修改宪法权利的行为均属无效。
可能的法律与社会后果
如果该行政命令实施,预计会引发大量诉讼,案件最终可能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。考虑到 Wong Kim Ark 案例的先例,法院极有可能认定该命令违宪。此外,该命令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,扩大对美国移民政策的争议,也可能对国际社会的观感造成不利影响。川普总统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不仅存在严重的法律挑战,还可能引发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。